西门子模块全国一级代理|授权代理商-维修保养
单相电机如何改变运转方向;除了罩极式单相电机不能够改变方向外,其它分相启动式(单相分相式电动机需要两个电容启动与运行,一个电容是启动电容器,另一个是运行电容器) 还有一种为单相电容式电机用一个电容器,俗称这个电容为“工作电容”,无论是启动还是正常运转,它始终都启动绕组与运行绕组线圈的两端。这种结构的电机是把单相分相式电机的电容器与启动绕组设计成可以长时间电路中使用,实际上它变成了一台两相异步电动机,其运行性能、功率因数、过载能力与效率都比电容分相式好,由于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电容器不必从电路中切除,因此它不需要离心开关。这种单相电机其改变转速方向非常简单,只需要将两个绕组之一的两根出线端对调一下即可,所以这里就不予介绍它的正反转了。 单相电机利用倒顺开关都可以对它们实现正反向运转控制。下面是一个利用倒顺开关控制“分相启动式单相电机”正反转控制的实物图。 对于这种结构电机实现正反转比较简单,需要购买一个HY2-30倒顺开关即可。下面是一个双值电机的实物接线图。 记住倒顺开关购买回来后,开关内部需要将B点桩头上用一根导线与D3接线桩子连接;将2P断路器输出过来的零线N,接一根导线至倒顺开关的A点桩头上,再将导线延伸到电机接线盒里面的Z₂;从断路器的输出接一根导线至倒顺开关的C点接线桩头上,在内部连接的导线延伸接到电机两个电容的公共点上;从倒顺开关的D2接线桩子上接一根导线到电机的U2接线盒里;将倒顺开关的D1接线桩头上接一根导线到电机接线盒里面的U1。整个线路接好后主要检测一遍,确定无误后即可。倒顺开关的中间位置为停止状态,左边为正转,右边为反转。 |
作电动机运行的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 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一样也设置了三相绕组并通过滑环、电刷与外部变阻器连接。调节变阻器电阻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当向三相定子绕组中通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产生了一个以同步转速n1沿定子和转子内圆空间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由于旋转磁场以n1转速旋转,转子导体开始时是静止的,故转子导体将切割定子旋转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右手定则判定)。由于转子导体两端被短路环短接,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转子导体中将产生与感应电动势方向基本一致的感生电流。转子的载流导体在定子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电磁力对转子轴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着旋转磁场方向旋转。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电动机工作原理为:当电动机的三相定子绕组(各相差120度电角度),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从而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载流的转子导体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产生电磁力,从而在电机转轴上形成电磁转矩,驱动电动机旋转,并且电机旋转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 为了防止电动机在正转(反转)状态时启动反转(正转)。造成主电路短路的情况发生。在联接控制电路时要进行硬件互锁。互锁电路分为三种,一是按钮互锁、二是接触器互锁,三是按钮接触器复合互锁。下面分别对三种电路进行分析。 1.按钮互锁电路 在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中通常用的按钮开关有两对触点。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按钮互锁就是将正转启动按钮的常闭触点串联到反转启动控制电路中。将反转启动按钮的常闭触点串联到正转启动控制电路中。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有效的避免了正反转启动按钮同时按下而造成的短路发生。缺点是在进行正反转状态切换时,要先按下停止按钮才能再按另外的一个启动按钮。尽管是这样操作,如果某一个接触器的主触头发生了粘连,在切换另一种状态时也会发生短路的情况。控制原理图如下: 2.接触器互锁电路接触器互锁就是有效的利用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防止因接触器主触头粘连而发生短路事故。假设某一个接触器的主触头因为电弧的烧伤而发生了粘连。在按下停止按钮后,该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点不会复位。因此,另一种状态的接触器就不会吸合。在选择启动按钮开关时,只需要有一对常开触点的按钮开关就可以使用。这种控制电路在早期也有一定的应用。控制原理图如下: 3.复合互锁控制电路由于生产劳动的经验不断的丰富,一种安全可靠的控制电路就应运而生。那就是按钮和接触器复合互锁电路。它集前面两种控制电路的优点于一身。完全有效地保障了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下面两张图为正反转模拟运行时控制回路电流的走向。以及接触器和电机运行的方向。 4.电动机正转启动控制流程 5.电动机正转切换反转控制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