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原理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及照明电路。 1)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画出,中线N和保护地线PE画在相线之下。直流电源则正端在上,负端在下画出。电源开关要水平画出。 2)主电路是指受电的动力装置及保护电器,它通过的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流较大。主电路要垂直电源电路画在原理图的左侧。 3)控制电路是指控制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信号电路是指显示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照明电路是指实现机床设备局部照明的电路。这些电路通过的电流都较小,画原理图时,控制电路、信号电路、照明电路要跨接在两相电源线之间,依次垂直画在主电路的右侧,且电路中的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断电器的线圈、信号灯、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的下方,而电器的触头画在耗能元件的上方。 4)点动控制线路中,三相交流电源线L1、L2、L3依次水平地画在图的上方,电源开关QS水平画出;由熔断器FU、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和电动机M组成的主电路垂直电源。线画在图的左侧;由启动按钮SB、接触器线圈KM组成的控制电路跨接在L1、L2两相电源线之间,垂直画在主电路的右侧,且耗能元件KM的线圈画在电路的下方,启动按钮SB则画在上方。图中没有专门的信号电路和照明电路。
2、原理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分析原理时,应从触头的常态位置出发。 3、原理图中,各电器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国标符号画出。 4、原理图中,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而是按其在线路中所起作用分画在不同电路中,但它们的动作却是相互关联的,必须标以相同的文字符号。接触器KM的线圈画在控制电路中,而三对常开主触头则画在主电路中。若线圈得电。主触头随即动作,因此均须标以相同的文字符号KM,来表示它们属于同一个接触器的元件。若图中相同的电器较多时,需要在电器文字符号后面加上数字以示区别,如KM1、KM2等。 5、原理图中,对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要用小黑圆点表示,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则不画小黑圆点。
|
五孔开关接线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不难看出,只要增加中间双刀双掷开关的数量,就可以实现多地点控制一盏灯(理论上可以是无限数量),四控、五控、六控……,想增加多少都可以。 五孔开关接线图 (如图所示) 以上是五孔开关接线图,相比较三孔开关接线方法,只需要增加两组双掷开关即可;同理,增加三组就可以实现六孔开关,八孔开关等等,以此类推。 |
尺寸图
所有尺寸都以 mm 为单位。安装切口参见技术规范。
操作员控制单元和成套装置
注意:
所有尺寸都不包括螺钉间隙。
操作单元
IPC 677
G
H
J
K
L
M
N
|
触摸式面板 |
12" | 289 | 271 | 141 | 11 | 53 | 369 | 71 |
15" | 289 | 271 | 138 | 11 | 24 | 367 | 42 |
19" | 378 | 271 | 147 | 11 | 18 | 376 | 36 |
按键式面板 |
12" | 289 | 271 | 122 | 11 | 42 | 351 | 59 |
15" | 324 | 271 | 141 | 11 | 31 | 370 | 48 |
安装开孔
正面尺寸
安装开孔
| W | H | W+1 | H+1 | D |
触摸式面板 |
12" | 400 | 310 | 368 | 290 | 51 |
15" | 483 | 310 | 450 | 290 | 55 |
19" | 483 | 400 | 450 | 380 | 57 |
按键式面板 |
12" | 483 | 310 | 450 | 290 |
15" | 483 | 355 | 450 | 3211) |
1) 此外:顶部有两个 25 x 5 mm 切口,用于抽屉式键盘标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