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之漫智控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西门子PLC模块 , CPU模块 , DP通讯电缆 , 6GK交换机
西门子cpu-模块代理-2023
发布时间:2023-10-26

    这维修电工干久了各种奇怪的疑难故障是屡见不鲜,本人根据自身二十年的从业经历所遇到过的一些疑难故障,用心加以总结归纳,先为大家分享一例去年所处理过的疑难故障,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该故障为某单位一新装设开关控制柜,其内部所用电子型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在投入使用后经常损坏。本人检测线路电源电压均为380v±5v左右属于正常范畴,起初怀疑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本身质量问题,谁知更换多个品牌保护器均出现损坏情况。本人为解决这一疑难故障遂将烧毁的多个保护器拆开加以研究分析。
    经拆机检测发现这些保护器均是由于过压造成其内部集成电路与其它一些电子元器件击穿而损坏。可是电源电压始终正常,这高压又是从何而来?在仔细分析主线路后(图一)疑云顿解。

原来当电动机正常运行当中,按下停止按钮后,停止瞬间在机械惯性作用下电动机势必产生反向电动势,该电动势与电缆内短时存储的电压相叠加,必然大大超过380V。用指针式万用表实际测量(由于数字式万用表存在检测延迟特性,故不可使用)其瞬时电压高达近千伏。该高压通过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检测元件——电流互感器感应到电子线路当中,电子线路当中的集成线路与其它电子元器件因高压击穿实不足为奇!
    既然找到故障症结所在,本人根据该过压故障种类,有针对性的在线路当中加入专门用来吸收反相电动势的专用器件——阻容吸收器(其内部结构见图二)。

    在接入该装置后,此开关控制柜再未因过压烧毁过电动机综合保护器。需要着重指出的一点是,由于阻容吸收器的特性决定其必须安装在电动机综合保护器下方(既出线端),否则其不会起到应有作用。(图三示)


    在遇到类似含有电子线路的工控线路当中,如果出现类似的疑难故障,各位电工同行不妨加入阻容吸收器试试看,一般都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谈到电气图纸,就不可避免的会提到线路中的线号问题,说白了,线号就是套在电线接线位置处的标记而已,针对图纸中对线号的标注方式及规范,目前有多种实现方式,这里主要通过Eplan图纸来讨论线号的标注规范。
方式1:连接点标识
本方式是个人推崇的方式,在讨论线号之前,先来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绘图方式,在欧洲使用Eplan绘制原理图讲究的是唯一性和**性,也就是说在图纸中标注的任何接线,其实物都是和它一一对应的,如下图:


图1
一个接触器和一个继电器的辅助触点的连接点13/14以及11/12/14均被标识在图纸中,而实际的接线也是完全和它对应的,譬如实物中的K02M1接触器的14号连接点和K02A的11号连接点相连,而日系和国内的很多画法则是在图纸中把连接点省略,在实际配盘时,电工根据自己的意愿查找空闲辅助触点来接线。
       再看下面的一个Eplan图,每一个端子都做了标识,并且在图纸中都是唯一的,实际标识也和图纸是一一对应的,而在传统的国内画法上,原理图端子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是在终的接线图上做一下标注而已,分开画不利于查阅图纸


图2
显然绘图中标识连接点的方式有如下优点:
1> 降低对电工的技能水平的要求,不需要分析电路,照着图纸接线即可
2> 提高接线的一致性和质量
3> 依据图纸,方便线路的检查/故障排除
因此当我们采用了**绘图方式后,可以看到所有的接线都是基于连接点的,可以将连接点作为线路的线号进行标识,电气原理图中不需要再标注线号,只需要在图纸规范中进行描述即可,如下图:


图3
对于任一个电气元器件,它上面的连接点是不会相同的,因此很多德国公司直接使用连接点作为线号,而舍弃器件名称以及前缀,如下:


图4
     也有些人把器件名称全称和连接点都标识到线号上去,个人认为完全没必要,尤其是使用了功能组限定名称时,这种方式会导致线号过长,会给电工制造很大的麻烦,因此我的建议是只需要使用连接点即可,或者在前面加一个器件名称前缀(不含功能组限定和位置限定),这样已经达到了本线号规则需要实现的目的,不需要搞得过于复杂。
       从这种标识我们可以看出,现场的线号主要作用是:
     在更换器件或者在线路脱落时快速将线路恢复到原连接点位置
       在实际检查线路时,完全可以忽略线号的存在,譬如上图中的K1继电器没有动作,我们通过图纸可以看到需要检测K2的14号连接点上是否有电压或者K2的13号连接点和K1的A1之间是否导通等等;查线的任何时候都是基于器件名称和器件上标识的连接点进行的,而**的图纸也是和它完全对应的,由于这点,部分德国设备供应商在电柜的实际接线中不标识线号,这点是不对的,或者是不好的,确实查找线路不需要线号,但当需要更换元器件或者当某个线路脱落后,如何恢复呢?这时使用连接点作为线号的方式就体现其价值了。
       而对于非**性绘图,由于图纸中的器件连接点缺失,因此图纸中标注了线号,电工在配线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特定位置接线,然后标上与图纸中一致的线号,这样终形成了现场的线路和图纸中的线路对应的关系,但由于受限于线号的规则,往往现场的一个线号在图纸中的很多位置存在,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增加了查找线路的难度。不难看出,非**性绘图完全是基于线路标记来实现现场和图纸的对应关系(通常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性绘图是基于连接点的设计,图纸中所标注的连接点和现场实际电气元件的连接点完全一一对应,所以**性绘图在查阅现场电路时是可以完全忽略线号的。
       无论什么样的命名规范,线号的终目的都是实现现场实物接线和图纸线路的对应关系,只不过**性绘图利用了厂家所制造的元器件上标注的连接点,把它作为图纸和现场对应的依据,而非**性绘图则需要人为的在图纸中标注线号,然后通过电工的转化,终在现场标注来实现这种不是完全明确的对应关系。
总结一下方式1线号的优点:
1>原理图中不需要标识线号,图纸变得更为干净,线路上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放置如电势/线径/颜色/端子/电缆等其他电气数据。
2>设计人员不需考虑线号,图纸可以更好的标准化,提高设计速度。
3>在更换器件或者在线路脱落时快速将线路恢复到原连接点位置
4>简单的线号规则让电工可以快速制作线号接线
方式2:首尾呼应
     仍旧是使用上述的线号规则,只是线路源头的线号标识的是线路另一端的连接点,而线路另一端的线号标识的是线路源头的连接点,所谓遥相呼应。
      其特点是看到某个连接点位置的线号可以知道其另一端的连接位置,当使用这种方式时,线号必须使用:器件名称全称+连接点的方式,这样终会导致线号过长,且会严重增加电工的配线成本,容易出错,在实际项目中很少使用。
方式3:混合规则+手动放置线号
以下三点为该方式的线号命名规则:
1>图纸设计的线路中,已经标识线号的,按所标识的线号;
2>图纸设计是按中断点走向的线路(如无线号),则按所属中断点号来编制线号;
3>连接到外部电机或外部器件的线路(或者说包含电缆的线路),则按“上一级设备编号. 连接点” 的方式来编制线号;
       Eplan可以做到人工放置线号位置,然后由软件自动按照一定规则来生成线号的目的,当然系统也能自动放置线号位置,自动生成线号,但目前来看不是很理想,放置点过多,对于手工放置线号,可以指定如下一些规则:
        线号命名规则:页号.序号
       对于全局页名结构,因为页名是唯一的,可以直接使用[页号.序号]的形式,而对于有功能组限定的页结构,可以使用[功能组.页号.序号]的形式,毫无疑问,后者会导致线号过长,同时页号可以使用3位数,序号使用2位数,形式:xxx.xx
    在实际放置线号时,与上规则对应的操作:
    a 和中断点相连的线路不放置(这时以中断点作为线号)
    b 电缆线路不放置
    c 无器件隔离的等电位线路只放置一个线号(线号共用原则)
如下图5只放置了三个信号:


图5


图6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提高绘图效率,把一些标准电路制作成电路宏,在这些宏中预先把线号放置好,当在某个具体项目中插入此宏时,线号也会附加上去,后由项目统一生成线号即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使用这种线号规则适合于国内传统的线号制作方式,但相对于方式1显得更加复杂一些,由于需要设计人员关注线号的放置,可能会出现遗漏的情况,也会浪费线路空间,对于页结构也有一定的要求。
       由于使用的是Eplan绘图,基本上两种方式都是采用的**绘图方式,对于查阅线路而言,同方式1一样,仍旧可以忽略线号,直接通过连接点的形式来检查线路,个人感觉,方式3除了更接国内的地气,同方式1相比,没有任何优点。
      也许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方式3保证了一个线路的两端标识的是同一个线号,而方式1因为两端连接的是元器件的不同连接点,因此线路两端的线号标识是不同的,这种有严格的规定吗?我想没有,即使有也是没意义的,终我们还是得从利用线号查找线路来分析其区别性,首先如上所述,如果方式3也基于**的连接点方式来检查线路,那么它们是没有差别的,因此这里比较的还是**性和非**性的查线方式:对于一个线路A(一端连接KA1:A1,另一端连接KA2:13),使用方式3的标识为线路两端都标记为2563,如果要检测线路A是否通畅,使用基于线号的查线时,在KA1上找到2563的线号,在KA2上找到2563的线号,然后检测其通断,如果线路不通,则有多种可能(线路中间被切断、2563线号不是挂在同一个线路上,也就是两点其实连接的不是同一根线),怎么办,只有死办法(打开线槽,挑出线路看KA1:A1是否连接在KA2:13上,线路有没有破开);采用基于连接点的查线方式(忽略掉线号),直接检测KA1:A1和KA2:13是否通断,如果不通,同上只能使用相同的死方法,从上可以看出,基于线号的查线终在判断电路时还是得检测基于连接点的接线,因为线号可能挂错,但器件的连接点不可能被厂家标错,所以无论是方式1还是方式3,如果基于的都是**性绘图,好还是采用基于连接点的查线方式,基于线号的查线只不过是转了一道弯又绕回来了,从这点来说方式3的线号标记方式只适合于非**性绘图,对于**性绘图,它完全是绕着湾子后又回到起点了(连接点)。


展开全文
优质商家推荐 拨打电话